出版社
新闻搜索

在“牛津科普”中探寻生命的力量

发表时间:2022-03-03 发表人:wangxuefei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方琳

2020年7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牛津科普读本”第一辑。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彼得·多尔蒂教授领衔撰写,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杨叔子作序推荐,从流行病、气候变化、生物入侵等九个方面给读者打开一扇科普的大门。

近日,出版社再推“牛津科普系列”第二辑——《疫苗》《大脑》《阿尔茨海默病》。在新冠疫情远没有结束的当下,在人们对生命科学日益关注的今天,这三本书又站在科普视角讲述大众欲知的热点问题。前不久,湖北日报记者采访了其中的三位译者: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雷霆教授、副主任医师胡峰博士,中国科学院北京基因组研究所研究员雷红星,三位都是专业人士,他们分享了翻译过程中的感受,介绍了国内读者想了解的一些具体内容。

讲“大脑”不“烧脑”

你知道吗?人类大脑的75%-80%都是水,其余部分主要是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种平平无奇的物质,聚合在一起居然带来了思考、记忆、视觉和审美等神奇的功能!大脑只占我们体重的2%,却用去了我们20%的能量,光是安静地坐着,什么都不干,大脑都在高效处理大量信息,以稳定的速度每天燃烧400卡路里。

大脑的主要功能是什么?看起来很简单的问题,人类却花了几千年才开始慢慢了解。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医学中心心理学、神经科学和医学遗传学教授加里·温克在《大脑》一书中,梳理并解答了关于大脑的科学问题。

“我们是2018年从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拿到这本书的原版的,看到它之后非常兴奋。作为神经外科医生,向大众进行神经系统疾病的科普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雷霆教授介绍。

历时近两年,译作才交稿。“一方面确实由于我们临床、教学工作较繁重,另一方面作为科普读物,如何将‘高大上’的神经系统名词和原理翻译成接地气、一看就能略懂一二的语言,我们作为非翻译专业人士确实花费了一些功夫,出版社对本书的出版更是尽职尽责,前后进行了多次修改、校对。”

《最强大脑》参赛者各显神通,过目不忘,为什么区别这么大?很多时候我们已经满足地吃完了一顿大餐,嘴巴却想再来一块甜点,这是为什么?……这些关于大脑“奇奇怪怪”的问题,都在本书有答案。

胡峰博士认为,这本书的特点有三:语言简洁、条理清晰、内容接地气。不是枯燥地进行神经系统专业名词的堆砌,而是通过提问的方式,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碰到的一些似乎习以为常的问题提出来,从而引出相应大脑的知识以及还需进一步探索的未知奥秘。

书中谈到,抑郁症患者、精神分裂患者的大脑区域和正常人有所不同,对人类相应大脑区域进行无创监测,可以为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信息。那么,医学目前在这些方面有进展吗?胡峰博士介绍,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性疾病逐渐成为困扰现代人的常见病。对疾病的无创监测及诊断是治疗疾病的前提,目前我们用的比较多的还是焦虑抑郁量表等表格式评估。近年来随着神经影像的不断发展,功能核磁共振、PET以及神经网络、AI机器学习等技术不断创新,为抑郁症等精神疾病的诊断增添多项利器,“当然很多新的技术还需要通过进一步试验才能进入临床应用。”

和其他科普读物不同,书中还谈到安慰剂效应、伪科学等。读者应该如何建立科学的认识和就医观?雷霆教授和胡峰博士给出了以下建议——

医学是一门科学,尽管经过几千年的探索,人类对人体仍然还有许多未知,尤其是大脑。尽管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可以治愈许多曾经无法根治的大脑疾病例如垂体瘤、动脉瘤等,但对于很多恶性的脑肿瘤如胶质母细胞瘤、神经退行性疾病,我们仍然束手无策。生病以及就医的过程是一个对大脑、对生命重新认识的过程,医生和患者是这个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双方的相互信任、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疾病这个敌人。另外,很多患者病急乱投医,建议患者到正规医院咨询、治疗。

大脑中的“橡皮擦”能预防

美国乔治敦大学心理学荣誉教授史蒂文·萨瓦特,曾任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患者支持小组联合领导人,一生致力于研究阿尔茨海默病。在《阿尔茨海默病》一书中,他采用生物-心理-社会学的研究模式,以极为人性化的视角探究如何让患者及其家人生活得更好。

译者雷红星教授也是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所兼职教授。他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老年痴呆症的最主要类型,其他还包括血管性痴呆等。轻度认知障碍是痴呆症的前期,其中一部分会在几年内转化为痴呆症。

根据北京宣武医院贾建平团队2020年的抽样调查结果,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痴呆患者比例约为6%。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4亿,因此我国痴呆患者数量超过1580万。与此相关的轻度认知障碍患者更多,两者加起来有5300万。随着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这个数据还会继续攀升。

电视剧《都挺好》的剧末,曾经“作精”的苏大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后,惹得不少观众落泪。这种大脑里出现的“橡皮擦”,是比死亡更令人悲伤的事情——遗忘。

同时让人无奈的是,“尽管AD的发现已有一百多年,但总体来说,全世界都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药。”雷红星介绍,2003年之前美国FDA批准过四种药物,都是针对神经递质,只能短期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无法阻断甚至延缓疾病的进程。2021年夏,美国FDA再次批准了一个治疗AD的新药,虽说针对发病机制(Abeta斑块的形成),但很可惜对延缓认知退化等核心临床指标没有显著效果,因此遭到了专业人士的强烈反对。我国在2020年也批准了一个治疗AD的药物并且在2021年纳入全国医保,但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不甚明朗,临床效果也需要更可靠的数据支持。“不过,我们的传统中药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方向。”

还有一个积极的信息:90%的阿尔茨海默病可以预防!雷红星教授解释,其实,包括AD在内的很多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根源在于脑部神经元的大面积死亡,等到症状很明显了再去治疗,效果一般都好不了,因为死亡的神经元通过目前的技术是无法再生的。“所以,关口前移是业内共识,早发现早应对。”我国民众对于AD的了解还很不够,把很多问题都归结于自然衰老,这导致大部分患者在早期出现问题时都不去医院检查,耽误了治疗的黄金期,提高民众认识非常重要。”

他指出,预防至关重要。AD既有遗传风险(比如APOE基因型),也有很多后天因素。在遗传风险方面,有家族遗传的要积极寻求专家帮助,及早和定期检查。在后天因素方面,保持健康饮食和合理运动,戒烟,控制高血压、糖尿病、抑郁症等常见病,多接触社会,勤学习,多动脑,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感染会增加痴呆风险,所以做好个人防疫很重要。

人人都能读懂的疫苗科普书

目前,新冠疫情依旧严峻,病毒仍在不断变异。人们有疑问:疫苗能保护我们多久?我们需要像接种流感疫苗那样定期接种新冠疫苗吗?

在信息爆炸时代,关于疫苗更需要科学、权威、正确的知识。《疫苗》一书由美国儿童疫苗咨询委员会前任主席克里斯滕·菲姆斯特撰写,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追溯了疫苗的“前世今生”,讲述疫苗背后操作流程和各方力量的制衡,帮助读者对疫苗有一个立体和全面的认识。

什么是疫苗?什么是群体免疫?人类与病毒几千年的斗争史表明,除了原始的隔离方法外,疫苗仍是对抗流行病最有用的武器。

书中用多个事例论证,首先,疫苗是有用的。打了疫苗和未打疫苗的人,在感染病毒后,症状更轻,更不容易发展为重症,风险更低。新冠疫情反反复复,在各国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但各国的数据分析基本都证实了这一点:接种疫苗对疫情管控有效,对民众安全有保护。

其次,疫苗是安全的。疫苗接种是在不引发实际疾病的前提下小规模模拟病毒感染,其安全性自然被列在首位。

曾经有科学家发表过关于疫苗有巨大副作用的相关论文,但最终论文被认为缺乏足够的科学证据并被撤除。

在众多的疫苗科研成果中,绝大部分都证明了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但一旦出现关于疫苗一点的质疑或者因存储分发等导致的新闻时,人们便会高度警戒。

书中介绍了各国对疫苗研发、生产、储存、分发等过程设立的诸多监管标准,并且得到极其严格的贯彻实施。读者能看到疫苗被发现被试验被研发的过程,还能看到疫苗如何在争议中一点点取得进展,疫苗研发的难度有多高,以及疫苗在储存、运输、分发过程中的诸多难题。

“疫苗是安全的吗?”在作者看来,没有一种药物或干预措施是100%零风险的。对疫苗安全性的怀疑已经成为当代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但很大程度上是由大量的线上争议、信息不对等造成的。

作为人类与病毒斗争数千年的“副产品”,疫苗已经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必需品。道路虽然曲折,科学家仍在砥砺前行,未来人们甚至有望获得治疗类疫苗,如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疫苗等癌症类疫苗。

《湖北日报》链接:http://epaper.hubeidaily.net/pc/column/202203/02/node_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