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闻搜索

新书推荐 | 点亮人生:百名华科学子20年创新创业真实故事

发表时间:2022-04-09 发表人:WXX

Dian团队将科研、教学、团队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相结合,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杨叔子院士、李培根院士、丁烈云院士、李元元院士、尤政院士(华科五任校长联袂推荐)

认识刘玉教授已很多年,她将创新创业教学、实践、服务三者整合,Dian团队人才辈出,与斯坦福大学的创新创业理念十分相似。

——叶荫宇(斯坦福大学终身教授、华科1977级校友)

追求创业成功,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只是八字的一撇,八字的另外一捺是,在把正确的事情做正确的同时,还要比所有跟你在做同样事情的其他团队做得更优秀。Dian团队无疑是一个追求培养出类拔萃的创新者与创业者的优秀团队。

——龚虹嘉(著名天使投资人、华科1982级校友)

人类实现经济增长和富裕发达的最大秘密就是创新,而个人创新活力的爆发,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刘玉老师创建的Dian团队正是一个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地方,是激情澎湃和梦想成真的地方。

——向松祚(著名经济学家、《新资本论》和五卷本《新经济学》作者、华科1982级校友)

刘玉教授和Dian团队用20年的探索,在育人方面做时间的朋友,在创业领域做学生的朋友。

——罗振宇(得到APP创始人、《罗辑思维》主讲人、华科1990级校友 )

刘玉,女,生于1957年5月,山西平陆人。中共党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Dian团队创始人,研究方向为数据通信、互联网技术等。曾任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现任湖北省创业红娘众创空间负责人、武汉市创业红娘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点石创校校长。带领大学生创新20年,扶持弟子创业10年,从事创业服务7年,创办点石创校5年。曾获全国师德先进个人、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

2002年,刘玉创建了本科人才孵化站——Dian团队,团队式人才培养模式闻名全国,是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源头”之一,曾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Dian团队出站队员创办了60余家创业公司,诞生了2家独角兽,其中,有25家企业估值过亿,有5名队员荣登福布斯创业新锐榜。

2015年,刘玉转身当“创业红娘”,义务为优秀创业者与投资人牵线搭桥。她以“人靠谱、事落实、有情怀”的扎实作风和出色业绩,获得高度好评,已形成“创业红娘”新品牌。

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电信系刘玉老师组建了一个以在校大学生为主的本科人才孵化站——Dian团队,截至2022年,Dian团队已走过20载春秋。在Dian团队20周年团庆之际,刘玉老师从700余名队员中选出百位代表人物,逐一口述这些学子在Dian团队时如何通过“干中学”逐步成长、毕业后在天南海北如何发光发热的故事。

全书分育Dian贵人、学术新秀、企业精英、创业英才、跨界创新、海外赤子、破茧成蝶、比翼双飞8个版块,根据Dian团队年鉴、简报等历史记录,以及刘玉老师的回忆,讲述了Dian团队导师和顾问的育人故事,以及不同类型队员在不同阶段的成长故事。

本书旨在通过记录百名队员的成长历程,从不同侧面描述一个真实的Dian团队,引导大学生在个人感兴趣的学业方向和行业领域努力深耕,激发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愿和动机,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品质,推动大学生实现个人专业知识储备向职业能力提升的转化。

这是一本什么书?

正如此书副标题所示,是百名华科学子20年创新创业的真实故事。具体地说,是由我历时4个月口述已毕业多年的百名“直系”弟子在校园的成长故事,再请他们的师弟师妹整理成文字,又请张子昂和薄国君两位老“直系”弟子精心修改后传回给我,由我逐字润色并寻找当年老照片插入,最后经故事主人公审校通过,这才定稿交给出版社。

为何在“学子”之前特意加上了“华科”?

因为本书故事的主人公全部出自位于武汉的华中科技大学,而“华科”恰是这所“双一流”大学的简称。它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创建的大学,朝气蓬勃,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指标评估中名列前茅。70年来,一大群没有显赫“背景”的校友,在改革开放特别是互联网时代,或依靠自身努力或抱团创业而誉满天下。我们的杰出校友中,有“微信之父”张小龙、网球冠军李娜、得到APP创始人罗振宇、投资大佬龚虹嘉和屈向军、海尔总裁周云杰、海康威视创始人陈宗年和胡扬忠、华为轮值总裁郭平,有经济学家向松祚、张燕生、李佐军、巴曙松,还有斯坦福知名教授叶荫宇、麻省理工知名教授陈刚;我们既有达闼科技创始人黄晓庆、高德红外董事长黄立、vivo总裁沈炜等资深创业者,也有PPTV&PPIO创始人姚欣、淘米网络创始人汪海兵、脸萌&剪映创始人郭列、云鲸智能张峻彬等年轻的创业家……

虽然这本书里并没完全包含这些闪闪发光的名字背后的故事(其实他们每人的经历都足以单独成书),叙述的是更为年轻的21世纪大学生的校园成长故事,但是,这也许会使在读大学生更感亲切,能够从中找到与自己或资质相似或经历相似或想法相似的主人公。如果想与这样的主人公交朋友,请与我联系(liuyu@hust.edu.cn)。

为什么要讲述Dian团队的故事?

为了纪念,为了传承,也为了励志。

20年前的2002年,我为了让贫困生不“拼爹”也能找个好工作,在华科校园里带着5名本科生创立了一个小小的本科人才孵化站,直接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因我的网名是dian(音“点”),学生们便将这个技术开发型小组织叫“Dian团队”。连我自己也没料到,就这小小的“点”,很快便吸引了一大批“想快跑却不知方向”的在校大学生,迅速从5人扩张到百余人。在闯过了初创期、发展期和稳定期所遭遇的许多困难后,Dian团队不到10年便闻名全国,成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源头单位以及国家级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区。2012年,当Dian团队成立10周年时,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特意出版了《点亮未来:一个学生团队的十年》一书,详细描述了Dian团队2002—2012年点滴积累、点聚成团、点亮理想、点亮未来的艰苦奋斗历程,特别是列举了初创期、发展期和稳定期所遭遇的33个困难,以及我们当年是如何见招拆招逐个解决的。这些内容,后来被武汉市招才局领导当作“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的宣传资料广赠创业者。这才令我意识到,原来如实记录我们小小的Dian团队走过的路,不仅是供我们自己留存的档案和纪念,对更多的读者也具有参考价值。

那之后,一晃又过了10年。Dian团队的出站队员,已经创立了60余家创业公司,走出了从创新到创业的一条清晰轨迹。该如何纪念Dian团队的20周年大庆呢?我情不自禁地想到,应该再出一本书,好好介绍一下队员们个性化发展的不同成长经历,不仅可赠送给重返母校参加庆典的老队员,更希望他们的经历能鼓舞众多“00后”大学生,少一些迷惘,多一些励志的榜样。于是,我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提交了新书选题申报表,开始口述百名队员的故事。

如此费神讲述百人的经历,值得吗?

的确,这是一项庞大的工程,不仅要回忆20年前每个弟子的成长细节,最后还要逐字逐句审核全书文字。本书中的每张老照片,都是我从电脑上、年鉴中、毕业纪念册里找出来的,有的照片分辨率非常低,还要请“悟空游”创业团队做清晰化处理。可是,为什么已经64岁的我,讲述每个故事时总是那么神采飞扬?为什么每个夜深人静的凌晨,我还能精神抖擞地逐字改稿,甚至嘴角还挂着微笑?为什么如此持久的高强度工作让我不觉苦和累反倒非常愉悦?

只因为,他们都是我眼看着长大成才的优秀孩子呀!哪个母亲谈起优秀的子女时不是眉飞色舞呢?这种愉悦感,千金难买。

Dian团队出站的优秀队员那么多,为什么只选了这百人?

Dian团队的队员个个都是好样的,人人都有自己值得回忆和分享的成长经历。但本书容量有限,我只能选经历比较独特的队员。我很遗憾,Dian团队有好几任非常优秀的队长(如陈贵华、黄盼军、江涛、余乐、严子怡、符史梁等)都没能单独成文,因为他们一直很优秀,没有大起大落的波折。看来,要想成为“有故事的人”,就得多被折腾。还有几位主人公的故事已经写完,图文并茂而且波澜起伏,可他们因各种原因不同意刊载,比如016号队员余秉文、017号队员王晓鹏、127号队员陈朝东,以及009号顾问何君臣和015号顾问唐德华,实在可惜。

“育Dian贵人”中的主人公,皆非Dian团队学生,为何首先讲述他们的故事?

几乎每个到Dian团队来参观的客人,都会询问我们有多少专职人员承担管理工作。当我们回答“一个也没有,全是兼职,而且Dian团队最初三年只有刘玉老师独自带学生”时,对方惊讶之余,往往会继续追问下去。于是,我们就要接着介绍Dian团队的管理模式——“导师制、导生制、顾问制”。Dian团队如果没有几位价值观高度相同的导师,以及一批有情怀、有理念、有特长的顾问,怎么可能发展到今天的高度?吃水不忘挖井人,在讲述小队员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把这些“贵人”是如何与Dian团队结缘、如何助力Dian团队登上一级又一级台阶的故事讲出来,作为后续所有故事的背景,将有助于读者看懂全书。

Dian团队创始人 刘玉

2022年2月28日于武汉华科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