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闻搜索

【新书推荐】《伟大的书籍》:一部跨越5000年的图书发展史

发表时间:2021-11-16 发表人:WXX

我们小时候读书时,每次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开到最喜欢的那一页,或者有一些爱不释手,以至于书脊需要不断被修理的小说。在这个时代,电子书为这段漫长的历史故事揭开了新的篇章,许多读者重新发现了一本好书的美学力量,而书本身也是一件美丽的物品。今天推荐的这本书,就盘点了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书籍,在这本书里,我们找到了许多塑造我们这个世界的书籍。它们是睿智的、有启发性的、激进的,甚至是离经叛道的,其中有些书的影响令人惊讶,而其中许多书仍然鼓舞人心。有些代表了我们最好的一面,有些则不是,但它们共同提醒我们,书确实是永远不会离开的朋友。

《孙子兵法》

■ 成书于公元前500年左右  

■ 孙武

■ 竹子 

■ 6000字,13篇  

■ 中国

孙武是一名中国将军和军事家的事实虽然得到了广泛认同,但仍不确定的是,他是否为《孙子兵法》的唯一作者,或这本书只是以他的名义收集起来的中国军事理论精华。同样,也有人认为这本书可能是在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后期编纂的。无论确定其创作年代和作者身份有多难,《孙子兵法》都被证明是古代经久不衰、影响深远的著作之一。这本军事手册共有13篇,此处显示的是装订的竹简版,它是当时中国书籍的典型形式。这本书全面涵盖了训练、组织和领导军队的各个方面。鉴于此书成书时处于纷争不断的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前221年),其实用性显而易见。在大约2000年前的中国,有各种各样的材料用于书写:贝壳、骨头,有时是丝帛,但更为常见的是竹简。先将竹子切割,然后磨平其表面,在被晒干和分裂成条状或“条”之前,将其进行固化,(如此处所示)这些条被绑在一起,形成一本实际上的书。

1000多年后,宋神宗(1048—1085年)颁行《武经七书》这一系列军事教科书,引用的第一部作品就是《孙子兵法》,它是所有中国军官的必读书籍。即使到了2500年后的今天,世界各地的军事领导人仍在广泛阅读这本书,它启发了拿破仑和毛泽东这样的人。而且更引人注目的是,也有商界领袖成了它的读者。

《狮子亨利的福音书》

■ 约1188年 

■ 赫尔马尔肖森的僧侣

■ 羊皮纸 

■ 34.2厘米×25.5厘米 

■ 德国

《狮子亨利的福音书》是中世纪德国的罗马式艺术的代表作之一,是《马太》《马克》《路加》和《约翰》四部圣经福音书的彩绘手稿。《狮子亨利的福音书》中最著名的插图是亨利和玛蒂尔达的加冕仪式(左下),基督将王冠戴在亨利的头上。

由于亨利从未加冕,这冠冕可能象征着永生,奖励他参与编写该书。这幅作品是德国赫尔马尔肖森修道院的本笃会僧侣们在约1188年受萨克森公爵狮子亨利(Henry the Lion)所托而创作的。它是如此珍贵,以至于在1983年被苏富比拍卖行拍卖时,一个财团为德国支付1600万欧元买下了它,这是迄今为止为这本书交付的最高价格。它现在保存在德国下萨克森州的奥斯特公爵图书馆,由于其易受到损坏,所以在德国鲜有展出。

该书于1594年用红色丝绒和精致的黄铜工艺重新装订,这反映了它在16世纪被认可的价值。在银色镀金的十字架下面是圣母玛利亚和圣约翰的形象。该书由266页羊皮纸组成,有红、蓝、绿三种明亮的颜色。书中大量使用了昂贵的颜料和金箔。全书有50幅整版微型插图,每一页都用首字母、边框或图像装饰。从献词中可以认定,这些精美的书法和彩绘都是修道士赫里曼的作品,但也有可能是由他带领团队共同完成。

《狮子亨利的福音书》开头五张中的最后一张圣典表描绘了施洗者约翰在上层中央指着上帝的羔羊时的情景。然而,细节在花纹复杂的柱子以及金色的字体上,为全书奠定了宏伟的基调。《狮子亨利的福音书》是为纪念新落成的布伦瑞克大教堂,受亨利之托而创作的,意欲将其放在圣玛丽教堂的祭坛上。亨利在12世纪80年代初和他年轻的妻子玛蒂尔达(亨利二世和阿基坦的埃莉诺的女儿)流亡英国时,受到启发而委托创作了这部手稿,以便加强他们对《圣经》的理解。

《百科全书》

■ 1751—1772年  

■ 德尼·狄德罗和让·达伦贝尔编辑

■ 印刷 

■ 26.5厘米×39.5厘米 

■ 埃及

很少有书能像《百科全书》(全称为《百科全书,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这样对世界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这部巨著提供了第一部完整的人类知识总结,旨在引导人们走向启蒙思想,即未来属于人类和理性。《百科全书》一开始只是简单地由法文翻译成英文,由伊弗雷姆·钱伯斯完成于1728年。然而,在德尼·狄德罗和数学编辑让·达伦贝尔的领导下,它发展成为一部庞大的著作,拥有150多名作家,包括这个时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如伏尔泰和让-雅克·卢梭。《百科全书》分为三个主要的知识分支:记忆、理性和想象。记忆涵盖历史,理性关注哲学,想象关注诗歌。理性又细分为物理科学、数学和逻辑,然后再细分为医学和外科。上图显示的是一名外科医生在病人的颅骨上钻孔的场景,旁边是一组手术器械。

在《百科全书》中,狄德罗和达伦贝尔的目的是将所有关于世界的知识汇集在一起,他们将这些信息分为三类:记忆、理性和想象。没有什么主题是太大或太小的,作品涵盖了宏大的思想(如君主专制和不宽容),以及日常技能(如制作果酱)。这个版块从“原因部分”遵循与“交易板块”相同的模板,用来描绘“年轻女士书写的位置”。其中超过900个版块的设计要归功于路易斯-雅克·古西耶,他也是《百科全书》的作者,而且大部分版块是在文章写完很久之后才画出来的。《百科全书》所传达的民主信息有意挑战了天主教会的耶稣会士,他们对知识的传播持保守态度,并坚持认为任何人都有权利统治他人的想法。为了避免与审查员发生冲突,对教会和国家的批评往往隐藏在晦涩的文章中。

《百科全书》的卷首插图是由法国雕刻师查尔斯-尼古拉·科钦在1764年绘制的,反映了这本书划分知识的方式。它将“真理”的形象置于本书视野的中心,介于想象和理性之间,并将记忆、几何和诗歌等其他人物的插图置于其下。值得注意的是,这幅插图显示了戴着面纱的“真理”,从上面的理性和哲学中得到了光明,而神学只是她的一个女仆。然而,路易十五对该作品下了禁令,导致投稿人不得不秘密写作,而且狄德罗委托印刷了大量插图(不受禁令限制)。狄德罗继续监督这项工作的进行,直到1772年,《百科全书》已经发展到28卷,有72000多篇文章和3000多幅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