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爆发。社会各界众志成城驰援武汉,成千上万的逆行者奔赴武汉,在江城留下了暖人心扉的感人故事。没有谁是天生的英雄,只因有人需要,他们便奋不顾身。
无措恐慌过后,同胞间星火燎原的力量让世界瞩目。立夏到来,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5月伊始,武汉Vlogger(视频内容创作者)童亚圣和同道朋友开展了“武汉勿忘你”为主题的艺术创作项目,艺术家、创作者,艺术院校学生自发前来,以一线抗疫医护、志愿者为主角,进行不同形式的艺术创作。截至目前,项目团队已为15位一线医护人员创作了5幅画作、15塑雕像,每一位创作者的创作过程及参与活动的医护人员心路历程,均由童亚圣拍摄视频作为永久留念。武汉V+维宜艺术酒店为创作者提供了创作地点,中国•武汉战“疫”数字博物馆作为参与方协同运营,并将留存收录活动过程中的全景资料。
艺术作品虽不能击退病毒,却借艺术创作者的双手,记录一线医护人员和病毒鏖战的经历,以作品传递勇气,缓解疫情后大众的紧张、焦虑的情绪,激发出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
描绘“美”不是粉饰,而是寄托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战胜疫情的信心。雕刻师黄磊通过一双巧手,以平凡的泥土为材,精雕细琢,娴熟地镌刻出抗疫一线“战士们”的无畏形象。

(雕刻师:黄磊)
在艺笔艺画画师吴中博的笔下,奋战在一线医护人员的面庞逐渐清晰起来,摘下口罩的她们,不过也是正值青春的邻家姑娘,白衣披甲,去时无畏,她们用生命守护生命;跃然纸上,更见鲜活,更显灵动。

(画师:吴中博)
艺术作品在殿堂中由人观赏是自然,但当它承担起了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才真正能走入百姓人家。后疫情下的创作更具挑战,需要创作者以更深入的姿态,更加敏锐的触觉去捕捉和感知细节,挖掘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意义。或许,艺术家及其作品某种程度上能促进大众的灾难意识的建立,是创作更深远的价值所在。
中国•武汉战疫数字博物馆将与“后疫情下的艺术创作”项目组共同发力,持续关注复工复产,关注后疫情下的城市激活与大众的心理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