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闻搜索

丰子恺 | 幸有我来山未孤:一位文艺大师的画传

发表时间:2020-04-22 发表人:WXX

提到丰子恺先生,你会想到什么?

他是一位有思想的书法家,他的书法具有人间情味;他是一位风格独特的漫画家,他的漫画耐人寻味,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生动的图像,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实,丰子恺还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大师,他是我国散文家,美术教育家和音乐教育家、翻译家,是一位多方面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他虽去世多年,但给后人遗留下丰富的艺术遗产。

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在丰子恺研究专家钟桂松先生的笔下,回到丰老的时代,领略他的优雅人格和艺术魅力。

丰子恺先生是20世纪著名的艺术大师。1898年出生在运河之畔的浙江省石门湾(今桐乡市石门镇)一个小工商业家庭,祖上传下来一个名叫“丰同裕”的染坊,作为丰家一家老小生计的来源。1902年,父亲丰鐄考取举人,成为石门湾小镇上的一个重大新闻,也是丰家在石门湾的社会地位提升的一个重要节点,而丰子恺作为举人的儿子,在石门湾这个小地方也因此颇受人尊重。然而,在丰子恺九岁那年,父亲去世了,丰家的生活重担都压在丰子恺母亲身上,而丰子恺此后在石门湾街坊邻居的眼里,举人老爷儿子的分量也没有从前那么重了。好在丰子恺的天赋异于常人。小学毕业前,当时县里会考,教育部门的一位徐姓督学看到丰子恺的成绩,格外惊喜,一打听,原来是举人老爷的儿子,竟央人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年幼的丰子恺。从生活重压中捱过来的丰子恺母亲自然不愿意这门亲事,因为当时丰、徐两家的社会地位悬殊,然而对方却一片真诚,于是就这样应承下来。后来,果然成就了一桩美满婚姻。可见徐督学的眼力!后来,丰子恺以第一名的成绩小学毕业考取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的春天,丰子恺从杭州回到石门湾和徐家小姐徐力民成婚。此后,他们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今日石门湾

丰子恺的成名,首当其冲的是他的漫画,杭州和上虞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是丰子恺漫画的萌芽地。他最早的漫画形态是在杭州清泰门的速写,在白马湖畔的春晖中学读书时,丰子恺开始用毛笔作简笔画,画风受到日本漫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当时创作的《经子渊先生底演讲》等是丰子恺早期的漫画之一,后来有名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也是在白马湖畔创作的。1925年12月出版的《子恺漫画》是丰子恺的第一部漫画集。此时,丰子恺的漫画,已经在朋友们中间获得非常高的评价。

郑振铎先生说:“近一年来,子恺和他的漫画,却使我感到深挚的兴趣。……他的一幅漫画《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立刻引起我的注意,虽然是疏朗的几笔墨痕,画上一道卷上的芦帘,一个放在廊边的小桌,桌上是一把壶,几个杯,天上是一钩新月,我的情思却被他带到一个诗的仙境,我的心上感到一种说不出的美感。”丰子恺的老师夏丏尊说:“子恺年少于我,对于生活,有这样的咀嚼玩味的能力,和我相较,不能不羡慕子恺是幸福者。”丰子恺的同事朱自清说:“我们都爱你的漫画有诗意;一幅幅的漫画,就如一首首的小诗——带核儿的小诗。你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俞平伯说:“一片片的落英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那便是我看了《子恺漫画》所感——‘看’画是煞风景的,当说‘读’画才对,况您的画本就是您的诗。”1959年3月,丰子恺首次赴京出席全国政协会议,周总理握着丰子恺的手,连连说:“老画家,久仰,久仰!”这些同时代人对丰子恺漫画的观感,实在是对丰子恺漫画最本质的评价,也是最准确的评价。所以早期的丰子恺是以创作漫画闻名的,而且,他的漫画一扫传统绘画的窠臼,全是生活中清新而回味无穷的题材,所以这样的漫画,恐怕永远为人们所喜欢。

丰子恺的散文同样是传世之作,一部《缘缘堂随笔》温润了几代读书人的心田。一代代的读书人在《缘缘堂随笔》里,感受到丰子恺艺术世界的真善美,感受到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宗教观的崇高。陈子展(中国文学史家、杂文家)先生说:丰子恺“用他清隽之笔,写他童年的愉快,中年的怅触;写他和乐的家庭,以及他的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尤其是显示了他在生活上所具的思想情趣之重要部分——他的人生观,艺术观,宗教观”。赵景深(中国戏曲研究家、文学史家、教育家、作家)说:“文字的干净流利和漂亮,怕只有朱自清可以和他媲美。”郁达夫读过丰子恺的散文以后,曾经非常感慨地说:“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他画笔之上。”郁达夫还说:“(丰子恺)是一个苦学力行的人,从师范学校出来之后,在上海半工半读,自己努力学画,自己想法子到日本去留学,自己苦修外国文字,终久得到了现在的地位。”郁达夫的话说到了丰子恺之所以是丰子恺的点子上,丰子恺的伟大成就,是他自己奋斗出来的。因为论学历,他小学毕业读师范学校,相当于今天的中专学历,去日本留学,也没有得到什么学历。但是,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懂英语、日语、俄语,翻译了几百万字的外国文学作品;丰子恺不仅文章写得好,漫画画得好,翻译得好,而且他对教育的贡献同样是功绩卓著,当年他和叶圣陶编的国文课本,至今仍让人感到新鲜有味,趣味盎然。

日本留学归来的丰子恺

他的音乐普及作品,读来让人感到格外美好,和他的散文一样,亲切明白,充满生活情味。这样的艺术大师,诞生在中国,是中国读书人的幸运!同样也是喜欢他的作品的读者的幸运!自然,丰子恺的成长,与他的几位人生导师李叔同、马一浮、夏丏尊等的教导是分不开的,在丰子恺的艺术、人生历程中,这几位前辈的影响,始终伴随着丰子恺,指引着丰子恺,所以今天读丰子恺的作品,了解丰子恺的人生成长道路,无法绕开李叔同,无法绕开马一浮,同样也无法绕开夏丏尊。

当然,丰子恺故乡的文化对丰子恺的影响,同样是研究丰子恺不可或缺的。笔者有幸忝为艺术大师同乡,几十年来时常感受到丰子恺先生的崇高和伟大,所以,笔者曾经写了他的青少年时代,写了他和杭州的渊源,也编了一些他的作品集和怀念他的文集,但是对他的研究和宣传,与他对世界的贡献相比,笔者觉得做得还很不够。

钟桂松,浙江桐乡人,丰子恺研究专家。著有《丰子恺与杭州》《丰子恺:水光山色与人亲》等多部丰子恺研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