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不惑之年的毛迎春,是湖北省沙洋县人民医院消化肾病内科主治医师,曾获沙洋县“十佳优秀青年医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他以一名老党员的身份主动请缨,临危受命担任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的感染四病区主任。在与病毒作战近50天里,他用润物无声的精神,为一位位患者带去了春天般的温暖。
一主动请缨,痴守患者的生命之门
毛迎春1979年11月出生于钟祥,2005年从咸宁医学院毕业后就一直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从小,他就非常有爱心;常常,他从繁忙的诊疗工作中抽出时间参加义诊及送医下乡活动,和基层的病友们打成一片。一直,他都把患者当亲人,就像这次上战“疫”一线,其实病毒人人都恐惧,但他一想到患者,就算再危险,也一点都不害怕了。
最初,毛迎春上一线,他的母亲并不同意。原因很简单,他60多岁的父亲两年前就患了中风后遗症,还伴有癫痫,平时走路都两边晃悠,得有专人照顾。他的两个孩子中,小的才1岁。毛迎春上前线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这个家就垮了。当时,毛迎春其实也挺纠结,手心手背都是肉,如何抉择?关键时刻,他父亲发话了:“当年你出生在冬天,爸爸之所以为你起名‘迎春’,就是期盼大自然的春天早点到来,也希望你长大后成为一名妙手回春的好医生。现在病毒当前,你可千万别因为我们而打退堂鼓。”到底是当过教师的人,老人的一番话一下子就打消了毛迎春的顾虑,他立刻安排好父母孩子,自己一心一意投入到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之中。
进入隔离病房,和外界就远远隔离开来,毛迎春一家分作三处,只能靠电话和视频互报平安。天真无邪的大儿子常常期盼地问:“爸爸,你什么时候才能接我回家啊?”毛迎春总是故作轻松地说:“爸爸正在打怪兽,等到胜利的那一天,就能接你回家。”
毛迎春的妻子胡燕芹总是悬着心,每天在电话里都要叮嘱好几次,一定要做好防护,注意安全。胡燕芹也是沙洋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全力奋战在功能科的彩超室,满足疫情期间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这位来自革命老区黄冈的姑娘本来一直在武汉工作,但为了爱情,放弃了武汉待遇良好的单位,申请来到了沙洋这座小城。在基层,总有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患者筑起守护健康的安全墙;在生死攸关的抗“疫”前线,总有人舍生逆行,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有一天晚上,胡燕芹在家里看着居高不下的疫情信息,忍不住给毛迎春发信息:“疫情这么严重,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啊?”“疫情不退,我们不退。”喜欢球类运动的毛迎春微说,“你忘记了?我可是出色守门员,现在,我守的是患者的生命之门,等所有的病人都迎来健康之春,我们的世界才算春暖花开。”
二 不惧危险,打开患者的信念之门
感染四病区共有30张病床,平均每天约20个病人,最高时达30人,危重病人达6人,是全院最危险的地方。但是,毛迎春是一个不为危险所惧的人。在病毒检测中,很多患者都需要采集咽拭子,因为这种方法是用棉签刺激患者咽喉采样,极易引起患者咳嗽、呕吐,增加暴露机会,传染风险高,所以不少人都很害怕。毛迎春为了打消大家的顾虑,主动带头,每天都专门对5名患者进行采样,耳濡目染之下,大家很快都消除了恐惧,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之中。
每天上午,毛迎春都会带领科室医生进病房查房,了解患者情况和需求,事无巨细。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患者有特殊情况,毛迎春都会迅速赶到现场,常常夜晚赶去科内会诊,一直忙到第二天再接着上白班。
2月4日凌晨3点,医院接收了10余名新冠肺炎患者,这是一些因家族聚会而造成的聚集性发病患者。起初,他们并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被送到隔离病房时感到很不理解,觉得是小题大做,甚至还认为被限制了自由,因此不愿配合治疗。几天后,通过家属和外界各种媒体新闻,知晓疫情防控形势很严峻,他们又开始恐慌、害怕、烦躁。
毛迎春知道,不解开患者的心结,别说治愈,首先在心理上就会垮掉,所以他决定在治疗的同时从心理安抚做起。他说:“此病是新发的疾病,目前虽然没有特效药,但大多数都是轻症,只要大家积极配合治疗,很快就会康复。”毛迎春像一缕春风,轻柔地抚平了患者的紧张情绪。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这些患者不再排斥,安静地接受着治疗。半个月过去,患者的病情终于都趋于稳定,还有几个轻症患者已治愈出院。
2月7日上午,一位病人突然剧烈呕血,毛迎春正在查房,他迅速分析判断该患者可能是合并消化道出血。他立即帮助把病人抬到床上平躺,上心电监护仪、吸氧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因考虑到非常时期交通不便,但胃出血病人需要吃清淡的食物,毛迎春便亲自为患者送来稀饭、牛奶等易于消化的食物。在毛迎春和其他护理人员的精心照料下,患者的新冠肺炎和消化道疾病均痊愈。出院时,毛迎春将病人送到楼下,细心叮嘱着预后注意事项,历经这番患难真情,病人对他亦是依依难舍。
经毛迎春治疗恢复健康的出院患者们离开医院后,很多人都特意拍了感谢抖音晒在自己的朋友圈。这些视频不但充满着重获新生的喜悦,更是对挽救他们生命的医护人员们由衷地感谢。他们还把这些视频发到感染四病区“医护病友一家亲”的微信群里,让更多的人都来分享他们的感激。开心快乐是最好的良药,很多悲观的患者看到后,都增添了战胜疾病的莫大信心和勇气。
三 协同作战,堵上病毒的肆虐之门
毛迎春没有辜负父亲的期望,还在大学时期就入了党,因为品学兼优,曾获得“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临床一线工作后,他勤学苦练、刻苦专研,逐步从一名优秀的医学生脱胎换骨成长为全县“十佳优秀青年医生”,还有了“好医生”“贴心天使”的好口碑。他工作的消化肾病内科曾被医院党委确立为“党员示范岗”,这一次,他所在的内科党支部也因抗击疫情成绩突出,受到了省委组织部的通报表扬,这些荣誉凝聚着他和战友们发出的每一分光和热。
在感染四病区,第一任护士长杨春艳是医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攻坚医护队临时党支部”书记。随着工作需要,金小敏、杨元元先后勇接感染四病区护士长重担,她们薪火相传、雷厉风行,带领护士姐妹们倾情护理,护航四区。队员有本院医护人员、来自县妇幼、县中医院及基层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还有千里驰援,勇入荆楚的内蒙援沙医疗队队长、医疗专家王峰率领的内蒙医护人员。大家因为相同的信念集结在这个战“疫”攻坚连。每天上午,他们一起查房,一起查看病人检查结果、了解病情变化,一起讨论病人下一步的治疗方案;下午,他和王峰、唐国民、齐五松等“新冠肺炎治疗专家组”的主任们共同开展各病区急危重症疑难病例讨论,针对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提出个体化治疗方案。他们携手与共、科学诊治,确保对患者精准施策,一直坚持到3月16日感染四病区病人全部康复出院、医护零感染的完美关科,充分发挥了协同作战的团队力量。
在七楼八病区住着一位30多岁的尿毒症患者小董,是一名精准扶贫对象。由于透析的病人身体本来就差,现在又感染了新冠肺炎,所以小董非常悲观。毛迎春耐心疏导,并和内蒙古专家王峰主任、刘芝医生及透析室王亚男护士长一起,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面罩和双层防护手套进入隔离病房,不言苦累,在长达6小时的透析过程中始终陪伴在他床边,随时观察他的生命体征及透析仪器运行情况。这样的透析每周都要进行2~3次。毛迎春和援鄂专家和风细雨的关怀感动了小董,他眼眶红红地说:“我一定安心治疗。”终于,小董的病情走向稳定,这个不太爱说话的小伙子对毛迎春竖起大拇指,含蓄的他用自己的肢体语言给毛迎春点了一个大大的赞。
毛迎春主任在15载的行医生涯中,用他崇高的医德仁心、积极的开拓进取、高昂的敬业爱岗热情和默默的无私奉献精神化作了对医生救死扶伤职责的最好诠释,向党和人民交上了自己庄严而又神圣的大考答卷。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毛迎春和他的战友们白衣执甲、信念为灯,他们擎起希望的火炬荡涤疫魔,他们汇聚天地间浩荡的春风尽扫阴霾,他们以温暖、执着的力量迎来了这场战役胜利的春天。
作者:胡惠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