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来天前,当61岁的王阿姨也因患有新冠状肺炎住进武汉市中医医院汉阳院区十楼病区时,她几乎不敢相信,她旁边这个躺在病床上起不来,喘着粗气一句话都说不出来的男人,竟然是她的丈夫。2月初,63岁的刘叔叔就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幸运的是,他几乎是立即被收入市中医院进行治疗。
“刚来的时候情况很不好,他有糖尿病、高血压的基础病史,入院时手指血糖爆表,超过33.3umol/L,整个人呼吸急促,喘憋,口唇紫绀,无法完整说出一句话,肺部CT提示双肺多发斑片状感染病灶。患者入院后病情持续加重,曾一度出现昏迷。”十楼病区负责人余莉萍医生说起刘叔叔的病情直摇头。在新冠肺炎患者中,这种有基础病史的重症患者病情复杂且情况多变,不仅需要医生护士密切关注其病情发展,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而且由于他们对氧气依赖性高,稍动则喘憋,暂时丧失自理能力,需要护士时刻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
2月9日,刘叔叔的妻子王阿姨也因新冠肺炎被市中医院汉阳院区收治入院,入住同一楼层。在医护人员的妥善安排下,夫妻俩得以住在同一病房,互相鼓励。当王阿姨看到每天值班护士穿着厚厚的防护服十数次进入病房给自己的丈夫打针、换药、吃药、喂饭、喂水、翻身……小跑的步伐下呼出的热气一次次模糊了护目镜时,她坐不住了,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她主动接过了照顾丈夫饮食起居的活儿,“照顾自己老公本来就是应该的,我的病情也轻一些,能够让护士哪怕休息一下也好啊,都是小姑娘啊,这么来来回回奔走,一刻也不得歇,我实在是不忍心”。
“亲人在一起,的确对病情恢复有帮助,但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余医生说,“阿姨刚入院3天的时候吧,刘叔叔的情况非常不好,我们需要跟家属谈话告知其风险。肺炎病情一般都发展得比较快,刘叔叔可能会有生命危险。当时刘叔叔就在同一间病房里,虽然并不是非常清醒,但应该都是知道的。让患者承担这么大的心理负担,我们医生的心里也非常难受。”
好在,夫妻俩不管是作为患者还是家属,都是非常优秀的。他们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方案,服用中药也非常主动,刘叔叔自己有个决心,“我要快点好起来,跟她一起出院回家”。
2月19日这天,余莉萍医生给他们带来了好消息,夫妻俩都已经通过了两次核酸检测阴性测试,可以出院了。2月20日下午,阳光很好,夫妻俩在走出病区时一再向医生护士们鞠躬,戴着口罩的脸上,从眼中溢出了笑意,“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挽救了我们的生命,让我们一家子还能团圆!”
这是汉阳院区十楼病区第17个和第18个出院病人,目送着他们出院离去的背影,已经两个月没回家的余莉萍医生说:“我们还要继续加油,打赢这场战‘疫’,我妈还不知道我在一线,希望我能早日回家,跟她团聚。”
通讯员周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