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闻搜索

与您一起为历史作证——面向全球征集抗疫全景资料

发表时间:2020-02-13 发表人:WXX

您问,为什么要建武汉战“疫”数博馆?

我们想永远记住这些数据和画面,记住1000多万人口的城市一夜封城,最大限度遏制病毒扩散;记住一声令下中不添乱、安静宅在家全面配合的你、我、他;记住逆行而上、驰援武汉的近万名医务工作者;记住与时间赛跑,10天建成3.39万平方米1000多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的中国速度;记住在信息杂乱、头绪众多、操作繁琐、物资匮乏的时候,联合各方力量不分昼夜克服种种巨大困难筹措物资的同胞们;记住穿脱防护服耗时半小时,穿上10分钟满身是汗、护目镜模糊坚持八九个小时不上洗手间的医护工作者;记住那些身后也有家、有期盼,在战斗中用血肉之躯坚守阵线、诠释担当,牺牲在一线的警察、医生、公务员、工人、志愿者、村支书……

记住那一晚被紧急叫停,但直至今日还回荡在胸口,让人心疼的武汉人抱团大合唱《义勇军进行曲》;记住元宵晚会现场空无一人却让空气、大地都震颤,戳进无数千里之外人心窝的诗朗诵“在这个特殊时期,你看见了什么,记住了什么,你为什么感动,又为什么彻夜难眠……”;记住3000万“云监工”在线围观“白居易”“送高宗”“呕泥酱”的每一颗为项目加油打气的滚烫的心;记住“最难带的一届网友”绞尽脑汁、苦中作乐在微博上送出的那一个个“疫情宅家”欢乐话题;记住从全国各地奔赴武汉的大米、白菜、茄子、土豆、洋葱、香蕉;记住爱心人士群策群力为武汉动物园筹集到的小泥鳅小鲫鱼等动物口粮……

我们还想留下什么?

留下历史的回答。是什么力量让14亿人口的国家有条不紊、凝聚一心、攻坚克难抗击病魔?是什么让春运大潮按下了暂停键,让川流不息的道路空无一人,让全民安心宅家?是什么让有狂欢传统的农历春季变得安静而内敛?是什么让行动跨越对病魔的畏惧,让勇气和信念在逆行路上被撒播?

此刻,我们确实很难。

谁都没办法预料,灾难和明天哪个先来临。在武汉的人们,经历的情绪起伏和顽强抗争,与城外全国民众的紧张、担心、焦虑、疑问相混合,或许给疫情笼罩上了一层灰色,人类与病毒抗争的艰难历程把我们不断推向悬崖边缘。每一个疫情风暴中的你我,或许不曾经历人类历史上肆虐的霍乱、天花、鼠疫,但今天我们目之所及的一切,都会将成为人生的大事记。我们终将在狂风巨浪的冲刷中,装备出更坚强的盔甲,获得一次又一次灵魂的洗礼。

我们为什么要记录?

疫病是暂时的,普通的生活才是日子的基本形态。因此记录历史的出版人真正期许的是,在现代化进程中,历史对爱和对危机的记忆可以同样深刻与长久,而不是止步于“偶然闪现的时光”。人类的赞歌就是勇气的赞歌,抗疫过程中聚集的人类情绪,将爆发出更大的力量,化为无形的智慧,它会告诉未来的人们,“同根”是什么。

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以武汉为核心的抗疫之战,进入了关键时期。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所推动的项目“武汉战‘疫’数博馆”于2月6日正式启动,踩着这块标记着苦楚与坚强的土地,一批工程师起早贪黑,争分夺秒,与时间疯狂赛跑。再快一些,我们就能多记录一些,让历史的底稿细节更丰富一些。

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宝贵的东西。全员战“疫”,你我同在。要记得此刻所有的坚守,都是奔向未来的团圆。记录真实,传递感动,保存力量。

武汉战“疫”数博馆资料征集入口,为您打开。

投递渠道:

音视频2279281426@qq.com

文字423322329@qq.com

图片45457803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