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新国标下旅游管理类院校教学水平,优化旅游管理类核心课程师资专业素质,满足骨干教师科研及教学发展需要,2018年11月3日,由全国高等学校旅游院校联盟主办、我社承办的为期两天的“2018全国高校旅游管理类核心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在武汉开班,来自全国的350位旅游行业学者、相关院校老师参会。

此次研修班以“更新教学理念、传播学术信息、分享成功经验”为出发点,采用“主题讲座、标准解析、案例分享”等研修模式,旨在构建一个凝聚智慧、创新实践的学术交流及信息共享平台,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共同提高旅游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开班仪式上,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社长阮海洪致辞,向与会专家、老师们多方位、多层次解读了出版社的办社理念、发展态势及战略规划,并表示,我国进入了“大众旅游”时代,出境旅游消费多年位列世界第一,在此背景下,国内旅游教育事业也紧跟趋势加大了革新的力度及深度,为行业培育、输送了大量新鲜血液,促进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出版社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此次有机会承办研修班培训,既是助力旅游产业发展,同时也希望与会专家们的真知灼见能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共同推动旅游管理类专业高等教育更好的发展。

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旅游管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通过解读“旅游管理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进一步明确了研修班研讨的大背景,强调了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要体现“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而且要加强培养从业人员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加快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按照产、学、研、企一体化的思路,马勇教授认为要加强院校与业界的联系,构建开放式、拓展型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保证理论功底深厚、实践技能成熟的旅游人才的来源与出路通畅。随后他带来本次研修班第一课——“旅游接待业”的课程讲解。

两天内,学员们带着新国标下高校旅游教师教学的痛点、难点,深入学习了4门旅游管理类核心课程教学设计方案、教学计划书、教学大纲、案例库、试题库建设等内容。大家认真听取了湖北大学旅游发展研究院院长马勇教授的课程“旅游接待业”、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研究院院长邓爱民教授所做的课程“旅游学概论”、湖北大学旅游系副主任李志飞教授讲授的“旅游消费者行为”、华侨大学旅游学院黄安民教授讲授的“旅游目的地管理”。此外,数字图书馆解决方案提供商、数字图书资源提供商——超星集团就精品在线课程制作与教学应用向与会老师进行了全面、立体的展示。学前课后,学员们认真做笔记、梳理总结,就要点及相关问题及时地开展互动交流,积极向专家、学者请教经验。
11月4日,“2018全国高校旅游管理类核心课程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举行了结业典礼。与会学员表示,此次研修得到很多教学思路上的有益启发,对行业发展的大背景、机遇与挑战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作为一线教师,更对旅游人才多元化培养有了具体、清晰的方向和实施方式,表示一定把学到的新理念、新方法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学以致教,不断提升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
旅游产业发展的空间越来越大,如何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承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推动教学革新,加大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等,是发展中更应该聚焦、研讨的问题,也是研修班为打造学术交流及信息共享平台而努力的深远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