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简称“社科文献社”)社长王利民曾在首届社科文献数字技术合作交流会议上提出,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驱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技术和数据已经渗透到经济运行全过程,契合、完备的技术支持也成为出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融合、创新、共赢的共创生态,将推动传统出版社数字化商业模式的全面升级。
谢炜在2021北京出版高峰会议演讲
多年来,社科文献社一直在信息化、数字化方面走在行业前列,携手数字技术服务商在信息化基础建设、智慧出版平台、大数据管理、数据库产品、数字学术服务等方面不断探索并取得了突出成绩。我们也一直在思考,随着学术出版生态的不断变化,学术出版的融合发展也进入到了新的层次,学术出版该如何转型发展?能不能找到新的机遇?
学术出版融合发展新趋势
数字时代的学术研究有哪些新变化?以往传统条件下从纸质文献查阅到实地考察再到数据处理,形成一份完整报告的研究流程,主要依托纸笔、基础的计算机软件或传统的量化分析工具,信息缺乏,研究场地和阅读空间受限,且更多体现在个人行为。
在数字时代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与学术的融合产生了新的学术研究范式,从检索、集成、分析、计算、写作、发表/出版和分享交流都有新的技术形式参与进来,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的深入应用,不仅极大地丰富了研究资料文献的来源,提高了文献整理的效率,也使得学术研究向更为主动、精准、全面、互动、多元整合上推进。基于这些新科研工具的应用,学术生产能力加倍提升,学术产品呈几何级增长,学术生产方式发生变化,学术成果呈现爆发式发展。
在新的学术研究融合发展趋势下,学术出版要怎么找到自己的定位?社科文献出版社承接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交办研究课题“数字学术出版的定位、作用与发展趋势”,十分关注数字与学术出版融合发展趋势。根据我们的研究,数字学术出版是在数字化趋势的背景下为适应数字学术变化和数字出版自身变化融合发展的一种新的学术出版生态。
那怎么定义“数字学术出版”?它是面向数字化背景下,为学术研究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服务,基于学术研究过程和行为提供数字化场景解决方案。学术研究过程中的阅读发现、确定选题、收集资料或实验、整理数据分析和写作,以及后续的出版发表、交流、评价等,都需要数字学术出版。
数字学术出版生态的构建应当具备数字生态有3大特性:开放性——连接和赋能新出版生态中各关系节点;自适应性——自我调节,发挥技术优势,通过产品和服务的不断优化迭代使自身具备以自我调节而实现生态内自我适应的能力;自衍生性——可以有机生长,形成数字学术出版价值网,各节点深度参与融合形成业务闭环,能持续发展。
探索与打造数字科研服务平台
近年来,社科文献社在数字学术出版方面做了很多尝试,构建了数字学术科研服务平台。该平台面向机构用户提供数字科研服务和数字学术平台服务,是一个立足学术、借力技术、全方位服务学术,与学术机构共建的数字学术服务平台,以学术机构/科研单位需求驱动,提供全方位的资源建设、平台建设、成果推广发布和运营服务。
在定制化数字科研服务方面,数字学术科研平台是基于学术机构/科研单位数字科研需求,全面整合相关学术资源,通过技术手段,依托出版社优质资源,量身打造的集资料获取、资源整合、成果发布、科研工具、数据服务、学术交流、内部工作平台、对外宣传平台等于一体的数字科研服务平台。
2015年,社科文献社与宁夏大学合作建设了“一带一路语言政策库”,开启了数字科研平台合作建设之路,随后与湖北大学合作建设的“中华文化发展智库平台”、与中山大学合作建设的“非遗文化数据平台”、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合作建设的“中国社会学数据平台”、与黑龙江省社科院合作建设的“东北亚数据库”、与贵州省社科院合作建设的贵州生态文明研究网、与聊城大学合作建设的“太平洋岛国研究智库平台”、与上海研究院合作建设的“上海研究平台”等20多个数字学术平台,都是社科文献社与科研机构共同进行数字科研服务平台合作的建设成果。在此过程中,我们发现,学者与学术科研机构对学术出版提出了很多新的需求,在数字时代,学术出版的定义、内涵和外延进一步发生变化。
社科文献数字学术科研平台项目管理图
数字学术出版可以提供哪些新服务、新内容?我们认为,包括多语种学术服务、数据出版、学术大数据采集与分析服务、学者服务与学术共同体服务、学术知识组织与知识图谱构建、学术评价服务、数字学术项目服务。这7项服务是社科文献社在学术出版融合发展过程中逐步发现的,出版社可以从这几个角度拓展学术出版边界,是我们十四五期间重要的探索目标。就其中几点展开来谈:
多语种学术服务。以社科文献建设的人文社科多语学术服务平台为例,提供了26种语言机器翻译服务。多语种学术服务平台不仅提供机器翻译,最重要的是背后的多种语料库的建设,通过我们的语料库以及科技公司的合作,平台为学者和学术机构精准提供更全面、更全球化的学术语料。
数据出版。社科文献社正在进行两方面的尝试,一方面是搭建一个数据集或数据论文平台,提供学术研究数据的学术认定、确权和评价服务,这是很多学术研究者迫切需要的。另一方面是中国市场化指数数据库,用指数数据、调查数据等体现学术研究的商业价值。
学术知识组织与知识图谱。学术出版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涉及很多数字资源、数字知识的构建。建立学术知识组织与知识图谱,通过社科文献社的知识采集系统,提供丰富且精准的数字文献资源。利用平台整合资源,构建知识组织体系,提高了资源的可发现性,同时也形成了全媒体多元化的内容出版形态。如学术专著电子书、期刊/集刊论文、智库报告、有声书、数字多媒体产品、课程、专栏等,以形式、学科、主题、分类以及各项知识对象(人、事、地、时、物等)为主线构建数据库产品。
学术评价服务。这也是学术出版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在此方面做了很多尝试,先是建立了中国学术出版评价数据库,把每年全行业出版的图书进行指标分析后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术图书,并将认定后的学术图书信息纳入平台数据库,及时更新,这样能了解每个学科在当年学术图书出版的情况。同时,我们也搭建了人文社科学科评价数据库,该数据库包括15个围绕不同学科而建的子库,提供出版机构库、学者库、学科专题库、公开数据查询、评价结果查询或排行等数据服务。
数字学术项目服务,我社主要搭建了人文社科数字学术项目库,将学术项目的相关信息进行汇总,有关项目的建设单位、建设时间、关键词等信息可以在此平台查询,用学术大数据为数字学术科研平台建设、数字学术项目的学术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学者服务。学者服务平台主要提供3方面内容:一是构建作者协同云平台,与作者、机构实现在线连接,共同赋能,这不仅是基于学者研究、写作和出版过程的需要,也有利于整合资源。二是提供智能辅助工具,服务连接模式。如机器翻译接口服务、语音服务、智能写作、图书识别、计算服务、智能审校、查重服务等。三是提供多元化数字学术阅读场景。推动学术社交和学术交流的数字化变革,加强作者、编辑、用户的互动。
同时我们打造了社科文献社的学者ID,这一ID服务意味着在我社注册的学者可自动与国际上的ORCiD 和SSAPID平台对接,进一步推广学者的信息和作品,还提供预印本出版和OA出版,这是对学术出版的开放转型进行的探索。
学术出版融合发展技术合作实践
出版如何拥抱技术,出版社怎么跟技术厂商合作,出版业如何与技术领域深度融合?一直是出版融合发展的难点和痛点。社科文献社在和数字技术商合作的过程中也有很多磨合,今年,我们社召开了以“融合、创新、共赢”为主题的首届数字技术合作交流会议,邀请了25家知名数字技术商的50余位代表,共同探讨出版企业数字化发展新未来。
首先出版机构要为技术搭建好合作平台,提供5个方面的保障。第一,组织保障。机构领导支持,专业委员会治理,设立数字化领导机构。第二,制度保障。确立融合发展规划、信息化管理办法、数字资源管理办法、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数字项目管理办法等配套相关规章制度及相关细则。第三,管理保障。业务流程化管理;全社协同、部门信息员制度;项目立项、合作商选型/评审、协同监督、项目验收;技术/经费归口;信息化测评;数字化相关考核;委员会例会和专题会。第四,经费保障。以每年营收的一定比例作为下一年度数字化经费预算。第五,人才保障。设置数字技术系列、数字编辑、数字营销系列的薪酬体系;完善和培养数字编辑、融合编辑、产品经理、项目经理、数字运营、工程师、数字视觉设计等数字类岗位,真正为拥抱新技术做好准备。
目前,出版业技术应用上也受到了一些限制,尤其是在经费方面,能够长期坚持还是非常重要的。依据不同的技术,我们将基于基础IT服务的数字技术商分为5个合作方向——智慧出版、大数据运营、数字资源、数据库服务和知识/智能服务。
就目前的合作成果来看,我们具备智慧型出版机构应有的基础设施,在社科文献社的基础IT体系中,包括学术科研服务,如为学术机构、行业机构等提供数据库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知识/智能应用,如业务助手机器人、机翻多语服务等;数字产品体系,如各数据库产品,全文库,数据产品,电子书、有声书等;数字服务体系,如作者、视频、会议、评价、知识库、阅读社交、投约稿、OA、数据服务等;智慧出版目标,如业务管理,经营管理,纸质出版+数字出版+融合出版;数据管理及应用,如ETL、数仓、BI、自动计算等。
在与数字技术商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建立了完善的风险控制机制,正在搭建的数字技术协同合作系统,可实现合作商在系统内注册登记入库;建立合作档案,如合作资料、业务统计分析;协同管理合作项目,包括项目信息、合同、阶段管理、文档、账务等;持续服务管理;以产品和项目结果评价评优。合作模式也逐渐从单一的提供技术服务到双向的价值合作继而形成多方融合。
未来,学术出版转型将全面介入科研,利用新技术提供高附加值解决方案的智慧出版将是学术出版机构的重要发展路径。学术出版全流程的智能化升级,使得我们要在学术搜索引擎、研究信息管理系统、稿件管理系统、智能编校、学科评价、引文数据库、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管理工具、学术社交平台和智能个性化推荐等科研流程中寻找新的商机。
*本文整理自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社长谢炜于2021年北京出版高峰会议上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