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闻搜索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出版人必看这些内容!

发表时间:2019-03-11 发表人:zongbianshi

从3月3日开始,出版业乃至全国正式进入“两会”时间,昨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政府工作报告。其中有不少与出版业相关的内容,本报将之一一整理出来,以飨读者。

第一个关键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报告原文:要继续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八个字上下功夫。更多采取改革的办法,更多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增强微观主体活力,提升产业链水平,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段时间以来,包括出版业在内的文化产业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于出版业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是为读者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尤其是在读者阅读需求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情况下,读者变成了集用户、内容生产者和内容传播者为一体的角色,曾经以内容为中心的时代行将结束,一个以用户为中心的时代已经到来。

据CIP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出版单位共申报图书选题277983种,较2017年同期下降9.52%,坚持价值出版、精品出版,强化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第一步——控制数量的成效开始显现。

同时,瞄准“出版+互联网”,业界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如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读者大数据,反哺选题策划;运用二维码、AR、VR等,增加出版物的技术含量和内容附加值。2018年大热的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与出版业的跨界合作也在逐步推进,如无人书店、导购机器人等。

此外,2018年,出版业直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还体现在“书号调控”方面。同一品种的重复出版,多品种低单品利润的市场现象将被叫停,取而代之的是倡导提高单品出版质量和市场份额,出版业开始直面供给侧改革,这同时也给从业者带来了新的挑战。

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适度控制书号总量”有助于提高出版单位的原创能力、专业能力,有助于提高编辑的地位,是实现我国出版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出版人应把握精神,积极应对,摒弃“广种薄收”,落实“精耕细作”,守好“责任田”,扩大“亩产量”,坚持高质量发展,多出版一些“拿得出、叫得响、销得久”的、“双效”俱佳的精品佳作。

第二个关键词:改革与市场活力

报告原文: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加快完善市场机制。聚焦突出矛盾和关键环节,推动相关改革深化,健全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把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充分释放出来。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我国有上亿市场主体,而且还在不断增加。把市场主体的活跃度保持住、提上去,是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关键所在。

对于出版业的机构改革而言,2018年是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3月,《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的陆续印发,进一步强调和加强了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新闻出版管理职责被划入中宣部。4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国家版权局)和国家电影局揭牌。后海南、山东等地方省市的机构改革方案相继出炉,依然延续了“新闻出版和电影归口各地宣传部直管”的思路。目前,从中央到各省、区、直辖市,全国范围内的出版管理机构改革基本完成。

同时,《中央文化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持续推动出版单位公司制改革,《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意见》继续推进出版改革,表明党和政府逐步完善“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制的决心。

前不久,全国多家出版集团正紧锣密鼓学习中宣部印发的《图书出版单位社会效益评价考核试行办法》相关内容和文件精神,《办法》分6章28条,明确了出版业社会效益考核评价体系,进一步强调出版物必须坚持和发扬社会效益第一的原则不动摇。

顶层设计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出版主业的核心竞争力,在深化国有出版社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民营书业的发展也是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0年至今,已有不少国有出版集团收购控股了一些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民营策划机构,混合所有制经济在出版业风生水起,既增强了整个出版业的市场活力,又确保了图书的社会价值属性。还有不少出版社在异地建立分支机构,充分地整合当地资源,充分地放权,积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活力。

第三个关键词:创新发展

报告原文: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培育壮大新动能。发挥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巨大等综合优势,改革创新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应用机制,大力培育专业精神,促进新旧动能接续转换。

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扩大国际创新合作。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促进发明创造和转化运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艺兵认为,日新月异的新技术不断催生出新思路、新模式、新业态,拓展出版业发展路径和空间的同时,也对出版形态、传统、经验、模式等形成了全方位的挑战,甚至导致出版业态、赢利模式等发生重大改变。而出版业也将会在技术变革中持续发展。

2014年,社群媒体兴起时,出版业通过图书营销与社群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2015年,在线教育火爆时,出版业通过教育信息化,大胆涉足新兴领域;2016年,IP运营常态化时,不少出版机构成立了自己的影视部门或公司,不再满足于版权销售,而是更深层次地与影视行业进行跨界合作;2017年,知识付费、共享经济席卷全行业时,出版业把握机遇,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向优质阅读服务商转型;2018年,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方兴未艾,新零售概念连接起了实体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出版业积极主动地拥抱新技术,谋求跨界合作及融合转型。

出版是一个相对传统的行业,讲究工匠精神,讲究沉下心来,但在此基础上,每家出版机构、每个出版人做出的一点点创新,都是整个产业向前迈进的一大步。

第四个关键词:对外开放

报告原文: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进一步拓展开放领域、优化开放布局,继续推动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更加注重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以高水平开放带动改革全面深化。

推动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市场原则和国际通行规则,发挥企业主体作用,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国际产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场合作。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来,出版“走出去”从小到大,致力于“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

“一带一路”是出版“走出去”关键词,据CIP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有关“一带一路”的选题共有900多种,内容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等领域。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采集到的2017年全国地区出版单位版权输出数据来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比例为29.50%,位居输出地之首。

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走出去”将依然是出版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并多元化“走出去”模式,是出版机构需要注意的问题。目前,有些出版社已在国外建立了分支机构,尝试国际同步出版,如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接力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海外分支机构的建立使得出版“走出去”向出版“走进去”逐步延伸。越来越多的出版机构创新升级“走出去”模式,将“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等作为新时期的工作重点之一。

第五个关键词:工匠精神

报告原文: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但基本民生投入确保只增不减。支持社会力量增加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弘扬奋斗精神、科学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强大力量。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繁荣文艺创作,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和档案等事业。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革发展,提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深化中外人文交流。

图书是“促人向上、劝人向善”的文化力量之一,出版业在弘扬社会主旋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出版人的社会责任感也由此体现。

在讲求高质量发展的当下,无论是社会担当的应有之义,还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工匠精神都是出版业的内核驱动力。有业内人士认为,工匠精神是出版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灵魂,只有用工匠精神唤醒每个出版人的初心,才能同心同德地推动出版业完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依然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整个文化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对于出版业来说,相关图书选题的策划需提前提上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