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新闻搜索

出版改革与编辑队伍成长

发表时间:2018-11-27 发表人:zongbianshi

编者按:11月5日,在第7届韬奋出版人才高端论坛上,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发表了名为“出版改革与编辑队伍成长”的主题演讲,分析了当前编辑人才培养中面临的问题,论述了编辑成长与事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5个新形势下培养编辑出版人才的建议。

受周百义《敬畏出版》一文启发,我曾写下一篇名为《敬畏编辑》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敬畏编辑的原因。我认为,编辑的神圣性是永恒的,从横向讲,编辑进行了文化传播,他们把一个人的思想和技术,变成若干人的思想和技术,或者变成若干人思想创新和技术发展的基础。从纵向来看,编辑实现了文明传承,他们把若干朝代的思想和技术变成当今社会的思想和技术,或者变成当今社会进行思想创新和技术发明的基础和前提。

在当下这个选题策划分量不断加重的时代,编辑的作用仍然在继续提升。而且,编辑做到极致就是大家。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许多文化名人都是编辑记者出身。

相辅相成,编辑人才的培养现状

出版业的持续改革开放,促成了编辑队伍的快速增长。而编辑队伍的快速成长,又支持和保证了出版业的改革开放和繁荣走强。

从发展的结果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图书出版业规模由小变大,实力由弱到强,从1978年200多家出版社到如今585家出版社、图书的品种由1万种到超过50万种、销售码洋从不足10亿元到超过900多亿元。应该说,从总体上看,我国出版业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出版物的基本需求,满足了国家文化发展的需求。主题出版物和精品出版物的出版,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繁荣人们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巨大贡献。

从发展的动力看,从讨论图书的双重属性开始,到出版社的3项制度改革,再到出版单位由事业单位到企业的转型,再到最近国有企业公司制和股份制改造,我国出版单位逐步向现代出版企业迈进,不断与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此基础上,组建了一批比较有实力的出版集团。另外,通过鼓励和引导私有经济进入图书出版发行领域,使得民营书业成为我国出版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出版经济制度。同时,赋予新兴企业数字和网络出版权,推动传统出版企业转型发展,形成我国出版融合发展的新阵营以及“书报刊、编印发、声光电”一体的出版产业全格局。这一点和人才转型相连接。

从编辑的队伍看,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不仅把已有的编辑出版人的聪明才智充分调动起来,而且在企业化、市场化的条件下,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促使国有出版企业、民营出版企业和数字出版企业不断吸纳和培养编辑出版人才,造就了新时代我国空前繁荣的出版业和出版市场。一个规模宏大、倡导工匠精神、追求编辑名家的编辑出版队伍托起了我国的出版大厦,在一批又一批品牌出版物的背后,是一批又一批敢担当、有本领的编辑出版人才队伍。

“两多两少”,编辑人才的培养困境

编辑队伍在快速增长,服务出版业繁荣走强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主要体现在两个“一多一少”。第一个“一多一少”,“一多”是指市场过度竞争促使一些出版企业过多追求出版的数量规模和经济效益,于是产生了大量泡沫出版物、平庸出版物甚至是垃圾出版物。机械式生产、欲望代替理想、庸俗恶俗等诸多问题浮现出来。“一少”则指原创出版物稀缺,特别是能代表我国话语权的学术专业理论出版物的数量偏少、质量偏低。

另外一个“一多一少”,“一多”是指数字企业的过度传播偏多,包括传播过多和娱乐信息过多;“一少”是指传统出版编辑向新型编辑转型的数量太少、规模太小、速度太慢。当下,传统书报刊的收入持续下降,互联网期刊、电子图书、数字报纸总收入82.7亿元人民币。在2017年总收入中,传统书报刊的收入仅占到1.17%,这说明转型的形势非常严峻,融合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这两个“一多一少”,反映的不止是编辑和作者的浮躁,更重要的是反映出编辑队伍文化、专业、学术、理论素养不足的问题,。

多方携手,编辑人才的培养方向

未来,我们要多方携手,共同努力,促成编辑人才的精准培养和编辑队伍的健康成长。第一,在理论和理念上,要进一步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对原有的理念和观念做出更科学、更准确地理解和界定。例如,针对“包括出版产业在内的文化产业要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这个提法,我们应从总书记关于“文化自信是更根本、更广泛、更基础的自信”来理解支柱产业。先贤讲要国家进步,就要要求教育进步;要求教育进步,就要要求出版进步,出版业与其它行业相比是小的行业,但对国家和民族的作用要更突出。出版业改革的目的,主要是要调整和改革影响出版力生产发展的出版生产关系,调整和改革影响出版生产关系健康运行的出版上层建筑,而不是要降低编辑出版人的身份和地位。我们有责任来确立编辑出版人足够的职业尊严。

第二,就学校和编辑出版高等教育来讲,要强调教学内容以理论和学术作为中心之中心,实验课也是为理论和学术服务,决不能把理论学习和教学变成实践的随从。学校教育、高等教育只有理论打熟、基础打厚,才会为后来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空间,否则后续发展就会乏力。

第三,就出版管理部门来讲,通过合理控制书号发放,倒逼业界各出版单位在高质量出版方面下功夫、出气力;加强对出版单位进行社会主义考核,促使其科学化、规范化、有效化发展。

第四,就出版企业和出版集团来讲,应该恢复和发扬老编辑、名编辑对青年编辑的“传帮带”的好传统。老同志在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方面,应作出榜样;青年编辑在市场把控和技术转型方面,应展现特长,优势互补,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第五,就编辑出版方面的社团和学会来讲,其培训工作应该在坚持基础培训、常规培训、法制培训的基础上,在提高培训水平方面做好文章,创出新路。这几年中国编辑学会在提高培训方面,提出了宽视野、深内容、长距离的组织方针,紧紧围绕着“培养编辑名家,打造出版精品,提高编辑素质,增强文化自信”来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