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出版是大学出版社的核心业务,面对当下数字化大潮的冲击、无纸化教学等新形势,大学社如何在教材出版上创新求变成为关注焦点。教材出版目前占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简称“华中出版”)50%的份额,是该社的重要业务板块。
在出版界,华中建筑是华中出版的金字招牌,建筑教材的优势不言而喻。在其他领域,其教材优势其实更为明显,华中出版的教材类别按照专业方向划分,主要有机械、电子、医学、人文、经管、外语等。按照教学层次,又分别包含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中等职业教育等。其中,本科还细分为985、211、普通、应用型等层次。
专业化保证教材品质
由于华中出版的教材产品专业性极强,因此,华中出版一直以来坚持专业化的出版理念,专业化成为其教材出版的优势。华中出版通过设置专业的分社来进行教材出版工作,在教材出版过程中坚持专业化的运作流程,从选题的布局策划、作者的甄选到出版的各个环节都能体现出专业化的特点。
近几年,教材的数字化和循环使用对纸质教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该社副社长王连弟在采访中表示:“高职高专院校的教材是集体采购教材,本科院校的教材使用自由度越大,是否购买是学生的自主行为,这就出现了很多学生到图书馆借阅教材或购买二手教材的情况,甚至出现了大量的盗版教材,我社一些经典教材的盗版现象尤为严重。但因为华中出版的教材有品牌影响力,通过数据监测,对我们的影响并不明显。”
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品质是千差万别的,华中出版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在渠道中赢得了美誉度。王连弟说:“经销商在通过比较不同出版社的教材后肯定了华中出版教材的品质;同时,华中出版的教材也得到了学校的认可,促使经销商优先将华科大版的教材推荐给各个学校。”
华中出版的教材之所以能够得到学校师生的认可,还得益于积极的营销。该社通过多种的营销方式和手段,使得一批经典教材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出版社在教材发行有专门的教材营销部,面向渠道营销,在区域合作上取得了一定成效;同时,各个教材分社也积极地直接面向终端营销,两者完美地结合。每年的教材经销会议,不仅仅有教材营销部参与,同时还会邀请分社参加,直接与经销商沟通,为长期的营销推广打下了坚实基础。
按需定制成为增长空间
目前,华中出版的教材业务每年稳步增长。但王连弟坦言,这种增长保持在一定范围之内,由于当下的学生数量趋于饱和,主要增长空间源于挖掘了其他专业类别的教材。
2009年以来,医学教材正好赶上“十二五”高职高专教学改革,在这之前,医学教材一直被人民卫生出版社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垄断。华中出版瞄准时机,在得到学校的支持后,开始开发医学教材,推动了自身教业务的增长。随后几年,医学教材需求不断增加,很多出版社都积极进入医学教材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华中出版的医学教材依然得到了学校的认可。
王连弟坦言,近两年来教材开发越来越困难。目前,数字化资源建设成为学校关注的热点。“十三五”期间,国家启动高校教学改革,学校考核标准发生变化,开始积极推动实训实验课程的建设,未来几年,实训实验课程将成为学校着力提高和解决的工作。教学改革也会对教材的需求发生很大变化。王连弟说:“比如机械学科的实训实验课程是学校与企业合作,这些企业不仅仅要为学校提供实训实验需要的仪器设备,还要为学校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其中就包括课程开发、教师培训、教材开发等。与以理论为基础的内容较为固定的教材相比,实训实验类教学内容五花八门,课程门类多,教材更加分散,教材写作主体逐渐由教师变为企业工程师。目前,我们社也在积极与这些企业合作,推动实训实验课程教材的开发,新产品的表现不错。”
“与传统的教材相比,实训实验类教材的需求并不大,甚至出现了一种定制化趋势,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需求,出版社要根据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王连弟表示。